开战三小时,就有部队往后方撤退,许世友发火:谁叫他们退回来的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1:52 点击次数:73
点将
1973年军区调整,司令员相互对调,许世友从南京去往广州。当时中越关系紧张,越南一直在边境挑衅,给予施压,中央军委随即下令,为了守护边疆,巩固领土,要进行中越交战,派许世友为前线总指挥。
这司是有了,现在还差个副将。许世友脑子里闪过了他那些出生入死过的战友,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想了半晌,终于是念起了一个名字。
他叫来了警卫员问道:“刘昌毅现在怎么样?”
“刘副司令也快退休了,现在也基本没什么事情了。”
“他可是个‘好战分子’,这一战他不来的话以后也基本没什么仗可打了。请他来吧!”
“就让他再指挥他这兵戎生涯中的最后一战吧。”
不久后,刘昌毅便来到了接待室。许世友对身边的助理说:“去多准备几瓶酒,把我藏的那几瓶都拿出来。”
展开剩余94%
助理虽然很疑惑,谈事情怎么还喝酒?但司令吩咐了,就按要求拿了。果不其然,当晚许世友喝得酩酊大醉,而刘昌毅也一样。许世友昏睡了一天,刘昌毅更久,直接睡了两天。随后许世友便直接确定了刘昌毅为他的副将。
为什么呢?许世友之后也说了理由,都这个岁数还能陪我喝的云山雾罩睡一两天,那绝对是条好汉!但这不是主要的,还有一个原因,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不要贪生怕死的人,司令也是个兵,也是要能上阵杀敌的勇士,而刘昌毅就是这种人。
出兵
1978年,选将之后就是出兵。
同年12月16日,许世友飞往广西南宁检查军事要地工作进展。探勘地形、防御工事、兵营的阵地建设情况等。
在查看到一个防空工事时,许世友走进去,对旁边的连长说:“这工事挖得深度不够深呐!”
“报告首长,再往下就挖出地下水了。”
“那也要继续挖,敌人可不会管你这些,一个炮弹砸下来,防空洞挖不够深,我们都要完蛋!”
“是!马上就命人来挖。”连长站得笔直给许世友敬了个礼,便跑去找人了。
随后,许世友又去了基地某营的营地看了一圈,找来了营长,说道:“如果你觉得我是敌军的话,在天上开飞机能看到你们吗?”
“能。”
“那该怎么办?”
“报告首长,我马上命人进行伪装作业。”
“嗯,要和原来的地形一模一样。”
“是!”营长站得比连长更直,朝许世友敬了个礼,便立刻去下命令了。
接着,又找到师团的师长,问道:“你们到这里几天了?”
“有三天了。”
“为什么不部署伪装?不弄工事?”许世友质问道。
“这个阵地是临时搭建的,等把一切的事务安排好了之后再做详细的计划。”
“那大概要多久?”
“要两天。”
“那这两天敌军就来了怎么应对?”
“我懂了首长,谢谢首长指点!这就开始。”师长也派人下去赶快照着许世友司令的命令干。
“这种事情必须严格,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,这个不小心丢的不是一个人的性命,而是一整个连,一整个营,甚至一整个师团的性命。这种事情不严谨的话,仗就没法打。”许世友说道。
随后的几天里,许世友又陆陆续续检查了其他的营连排的基本情况,兵营部署,防御工事建设情况等等。
1979年1月,许世友甚至跑到了金鸡山(广西边境)勘察地形,他要琢磨出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,我方占据哪些有利地形,敌方哪些是我们需要注意提防的,在各种角度,用各种兵器部署,安排的极其全面。
2月17日凌晨,东方刚亮鱼肚白,中越之间的战斗正式打响。双方交火十分激烈,但论实力还是我军占上风。仅过了三个小时,越军的第一道防线就被全面击溃,向后撤退开始占城防守,找时机反击。
自卫还击仅开战三个小时,有一只旅队,在朝敌人深处进攻时受到敌人阻拦,在敌人疯狂地反击下,部队一时间没能打下复合县城。但更离谱的是,一部分部队竟然退了回来。
许世友听到传来的报告,顿时火冒三丈:“谁叫他们退回来的!这么贪生怕死?!如果这个县城打不下来就别回来了!”
许世友是真的生气了,当着一众将士的面。随后他对着众人说道:“应该很少有人看到我发脾气,但是今天的情况各位同志应该也清楚,这就是临阵退缩!对于这种部队就要让他们打一场硬仗,他们才能坚持下去。
要是现在把他们撤回来不说别人怎么看,这对于士气都是一个很大的影响,甚至还会有后来者模仿他们,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。就是要硬逼着他们打,不然会错过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。”
事实上许世友做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,那支旅队也真的坚持到底了,并且一攻到底,拿下复合县城一共也没有十分钟。3月5日,中国政府表示,已经达到了防守自卫的目的,即日起军队开始全线后撤。3月16日,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境内。
当兵缘由
许世友出生于1906年2月,湖北麻城县乘马岗区。在他六岁时,家里送他去山下附近的一家少林寺学武,这一学就是八年。学有所成后,许世友返回家乡。
一次,许世友下山看到自己的叔叔被地主家儿子揪着领子不撒手,在街上对着他叔叔就是打骂。许世友连忙跑上去,由于练过武,力气很大,直接就拉开了两人。问了原委,是因为叔叔赶的牛在吃草时踩到了地主家的棉花。
正好地主家的儿子路过看见了,急忙上前阻止,但是觉得不能便宜这俩人,于是便拽到街上,连旁边的牛也不管,这便发生了刚刚许世友看到的一幕。
“棉花踩了我们可以赔,你说要怎么赔,但是你万不能打人啊,你要讲点道理!”许世友跟地主儿子理论起来。没想到他竟然把矛头对准了好言相劝的许世友,说他是当和尚的秃驴,一家子世世代代都为他家做工,连债都没有还清,像许世友这种下人,打死一个够本!
说着还往许世友脸上不管不顾就砸了上去,顿时鲜血就从鼻子里冒出来,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怎么能忍?许世友连着回了几拳,地主儿子直接被打得躺在地上,动弹不得。
但是有一会没有动静,许世友上手一摸,竟没了气息,当场断气。这吓坏了许世友,顾不得回家,直接往从前学功夫的少林寺赶去。
找到了师傅,说明了情况,师傅一听也吓了一跳,大骂道:“我没你这样不孝的徒弟!你走吧。”看似在赶他走,实则既是在保护他,也在保护少林寺。临行前师傅塞给他八块大洋,让他赶快逃命,趁着夜色,地主家迟早是要知道的,晚了就逃不了了。
怕极了的许世友一路狂奔,从小习武健身的因素跑得飞快,耐力也极好。最后是跑到了师兄家里。师兄下了山之后混得风生水起,家中极其富裕,甚至于每年都要开一次赌场,而这也被附近的强盗盯上,准备在他开赌场的时候抢一波。
强盗带着许多人冲进师兄的赌场,师兄和他们扭打起来,但是师兄不是强盗们的对手,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。
许世友见状直接冲上去与强盗扭打起来,没想到一拳打到强盗的胸部,登时那人便没了声息,许世友见又死了一人,十分愧疚的对师兄说:“实在抱歉师兄,又在你这里给你添麻烦了,看来我不能在这里久留,望师兄保重!”
说完许世友便飞也似的离开了师兄家。漫步在小道上,吹着凉风,许世友不禁想:现在这副模样肯定是没脸回去了,那去干嘛呢?只能去当兵,还能有条路走。
他去到二排当童子兵。二排有个老兵脾气很爆,有天许世友就恰巧和这个老兵排到了一起打扫卫生,早晨刚起来便要求许世友打扫屋内屋外并且叠好被子,自己却没事人一样出去闲逛去了。
回来之后发现许世友还没有打扫完,就大声地训斥他,许世友也不愿意被无缘无故当枪使,也骂了回去,“俺在干活,你在干什么?”
老兵气愤不已,上去就是几个结结实实的大嘴巴子,许世友也彻底生气了,两人扭打在一起。许世友毕竟有过武术功底,加上老兵也没把他当回事,混乱之中许世友一脚踢中了老兵的要害,老兵当即倒在地上没了声息。
连长看到后领着士兵将许世友团团围住,要治他的罪,甚至要处刑。幸好许世友的一个舅父在部队当营长,舅父向上级汇报了具体情况,许世友这才得以幸免处罚。经历了这些事之后,许世友决定发奋图强,终于在两年之后当上了部队的排长。
抗日战争时期
曾七次参加敢死队的许世友,被上级看重并于1933年7月将其任命为红25师的师长。担任敢死队队长时,多次负伤,可许世友根本不在乎这些,受伤都只是小事而已。
如果真的能为了国家捐躯,他是非常自豪的。即便敌人再多再强大,自己为了战斗牺牲得再多,这一切,如果是为了祖国实现民族解放,那就什么也不算,一切都值。
红军长征的路上,毛泽东率领的主力部队遭遇伏击,许世友奉命率领部队与伏击部队激战。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,终于将敌军全部歼灭,将道路重新打开。
1938年10月,许世友在担任旅长的时候参加了冀南地区的抗日行动,还和邓小平率领的军队一同进军。随着官职越来越大,要领导的部队数量也越来越多,许世友逐渐感到了压力。
有时还会找好友倾诉,但大多数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坐在草地上,望着天空细细苦想。担任的官职越大,责任就越大。以前可从来没想过这点,只是想着官大点就好。现在想到了责任,邓小平还曾说过他有责任心,再努力些可以担任更高的职位。
许世友可不这样想,他也才初生牛犊,怕一个指挥错误就会有很多无辜的性命因他而丢失。越想越是乱,杂七杂八的,脑子里什么都有,后来干脆不想了,上床睡觉。
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这样想,被这个困扰是必然的一个过程,好好地审视自己,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,之后的道路才会畅通无比。之后上级派他参加冀南根据地的创建,并任命他为38旅的旅长。
在香城固战役中,许世友和旅长陈赓采取了伏击的方式歼灭日军共二百余人,相当于一个加强部队,并且俘虏八人。香城固战役发生在1939年,隔年1940年9月,被调任到山东继续与日军激战。
从1939年开始剿灭日军,长达六年的抗日活动,为之后与日军交战扫清了许多的障碍。
在1947年,在陈毅、粟裕的指挥下,许世友与粟裕等人的部队一同战斗,成功剿灭了国民党当时“五大主力”的王牌军队。
隔年的9月,又与谭震林等人同日军经过八天八夜的激斗,攻克了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。歼灭国民党军十万余人,最大化解放了华东、华北等地区。
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许世友被调往山东任司令员,同年二月被调往华东军区任副司令,10月任解放军参谋部部长。
又过了六年的时间,上级安排许世友为南京军区司令。在南京当了四年的司令后,又被升官加职,任命为南京国防部副部长、党委第二书记。
1978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是许世友打的最后一场仗,打完仗之后,在1985年春节吃团圆饭时,许世友突然感觉一阵胃痛,一家人立即陪着他去医院做检查,结果查出肝癌。
上海华东医院的医生建议转移到北京治疗,北京的医疗技术比上海要好一些。但是许世友坚持不去,连老战友都劝说不动。
“我不要去北京!”许世友说。
“北京医疗条件好啊,为啥不去啊?”
“北京有啥好的,路又窄,人家又嘴皮子厉害,我吵不过他们。”
就这样,许世友最终还是没有去,就呆在南京的家里。疼了就忍着,也不出声,认为出声的喊叫是会让人认为他“身体不行”的表现。
南京的医院成立了一个特别医疗行动小组,专门到许世友的家里给他看病,对许世友进行系统的检查治疗。但是时间到了1985年的9月,情况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,反倒进一步加重。
他的家人讲,疼的时候是真的很疼,但是他依旧不会喊出来,即便咬着牙也要挺过去。从发病到去世,没听见他哼过一声。还不让别人在他房间,房间里除了他自己,一个人都不能有,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最疼的时候咬着牙冷汗直冒的样子。
许世友是热爱运动的,因为小时候学过武术的原因,没事总是要耍两下,年纪大了就改成下楼散步。南京医院的院长高复运几乎每天都会跟许世友说:“要注意静养,不要经常下地走动,最好就在床上休息。”
可许世友不听,依旧坚持着每天散步,甚至会单独拿出一个本子来记到底走了多远。病症到了后期越来越严重,甚至于连下床都做不到,但备不住许世友办法多,他想到了坐车。
让自己的警卫员开车,他坐在后面,说:“这样也是一种运动。”随着时间越来越久,许世友下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,到了后来甚至全身都会浮肿。
原本身材瘦瘦的只有一百多斤,浮肿之后变成了二百斤,几个人合力都抬不动。嘴都说不清话了,许世友还是在念叨“要出去活动,要出去活动”,最后挑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,合力将许世友从床上抬到了沙发。
等到许世友活动够了就把他抬回去,这一次许世友睡得很安稳。9月30日,病情继续恶化,许世友连话都说不出来,只能在喉咙里发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声响。
10月22日下午16时57分,心率检测仪折线的起伏重新归于平静,这一刻,许世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这一年,许世友80岁。
特殊的葬礼
上级说,许世友是一位特殊的人,特殊的人物就要给特殊的葬礼。党中央是这样评价他:“许世友是我党杰出共产主义战士,无产阶级贡献者,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战斗指挥员。”
1985年10月23日,也就是许世友逝世的第二天。党中央发表了对于许世友同志的《讣(fù)告》,《讣告》里这样评价许世友:“在许世友同志60年的军旅生涯中,都在为党的事业做奋斗,为了党,同时也为了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,出生入死。并且严格遵守党的纪律,遵守党章,忠于党,忠于人民,忠于事业。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党的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。”
后来的王震这样评价许世友:“许世友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、特殊经历、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。许世友的这次土葬,是毛泽东同志留下的、邓小平同志签发的特殊通行证。这是特殊的特殊!”
那如何理解这几个“特殊”呢?可以把他们分为七个点:
第一点、特殊的性格
许世友本身就是习武出身,习武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,所以为一身正气。有刚正不阿的性情,与正直的人交情甚好,可对于小人那是丝毫不容,所以周恩来、邓小平、毛泽东等一众领导者们都与许世友交情甚好。
第二点、特殊的经历
一生坎坷,一生都在为国家做奉献,并且一次次能从绝境中起死回生。
第三点、特殊贡献
由黄麻起义开始投身到革命事业中,到漫川关突围创造奇迹,再到万源的保卫战,再由胶东发起反攻成功战至济南,由此打开决战的大门。这些没了许世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,或者说还要推迟几十年亦或是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获得。
不过那样会更加艰辛,毕竟这样的胜利才叫传奇,这样的人物才是传奇一般的人物。
第四点、特殊人物
与那些靠着部队里的亲戚走上去的人来说,许世友是用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拼搏上去的,不然上级不会这样看重他,毛泽东更不会指明要许世友去出征胶东,邓小平更不会让他出征越南。民间更是有不少关于许世友的故事,甚至专门拍了电影,比如电影《许世友出拳》,电视剧《上将许世友》。
第五点、特殊通行证
是关于许世友同志的土葬,魂归故土。
第六点和第七点、特殊的特殊
所谓特殊,其实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处理方法。许世友一生征战,劳苦功高,愿望就是希望可以“死后尽孝”。在之前许世友便提出要求土葬(那时候一般是火葬),并且毛主席也同意了。虽然毛主席不在了,但是也没有道理不去给许世友土葬,推翻毛主席的批准。
其实许世友特殊吗?是特殊的,对于这七点,要是再直白一点地说,就是贡献。为什么特殊?因为他为党、为国家、为人民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。
许世友的墓碑上没有官职、没有功勋,打了多少场、杀了多少敌人,这些都没有。只是几个简简单单的七个大字刻在石碑上:许世友同志之墓。
发布于:天津市